台灣環保運動的困境與契機 (西元2006)

本文刊載於270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2006/12/28
台灣環保運動的困境與契機
2006歲末省思並為台灣環境祈福
 陳椒華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搶救烏山頭水庫」活動召集人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前會長

2006年,是個人所經歷參與環保社運以來最忙碌的一年,除參加「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經續會」,也同時進行「推動電磁波防護立法」、「搶救烏山頭水庫、反對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蓋在烏山頭水庫集水區邊」等環境議題推動。感謝各界支持,於歲末完成環盟募款活動後,也正式卸下環盟會長職務。不過因個人體質對電磁波敏感,一年多來二次開刀,而為應付各項繁重事務,身體漸感吃不消,故於2006歲末,除重整步伐、檢討參與環運困境,也思考再啟動契機。

台灣環保運動
台灣的環保運動發展於一九八O年代,一九八O年代同時也是台灣社會急遽變化的年代,當時台灣民主化、本土化運動興起,台灣人民反公害自力救濟的運動也風起雲湧,如一九八五年台中縣大里鄉抗議三晃農藥廠污染、一九八六年初鹿港鎮反對杜邦設置二氧化鈦廠、一九八六年新竹市水源里抗議李長榮化工污染等等可為代表。反公害運動對台灣社會產生了衝擊,也引發了社會大眾對經濟發展的省思,喚起了台灣人民的環保意識,為台灣的環保運動奠定了基礎。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也在此時空背景下誕生,成立至今也已邁入第二十年,可謂老字號環保團體。一九八O年代之後,台灣也陸續有許多環保團體成立。

環保團體所關注的環境議題包括:環境法案立法、山林保護、濕地與河川保護、海岸與海洋保護、動物保育、資源回收、再生能源推動、保護區劃設、都市綠化、要求民代承諾與兌現環保政見、推動電磁波防護立法、反公害、反核/反核廢料、反水庫、反高污染工業、反水泥、反焚化爐、反不當掩埋場設置等。而包括核一、二、三應儘早除役、核四、蘇花高、湖山水庫、四大人工湖、八輕與台塑大煉鋼廠、荖農溪越域引水、山林不當開發、高山纜車及西寶水力電廠等,都是環保團體所認定之重大不永續開發。

是責任更是義務 陳椒華 執著的環保鬥士

中華日報2006.12.24   施鎰欽/台南報導
是責任更是義務 陳椒華 執著的環保鬥士

「讓我們子孫後代有個安全的生存環境,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搶救烏山頭水庫行動召集人陳椒華,10多年來投入環境保護行動,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喝采。她很執著地表示,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

從反核四入門,陳椒華為保護這塊土地而無怨無悔的付出,讓志工們也感動,休假日、空閒時候,上街頭、發海報,有時還得北上開會,舉凡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議題,她都熱心參與。

剛卸下台灣環保聯盟會長職務,目前擔任環保署環境品質諮詢委員,因而,有機會和中央對話,在她的堅持下,環保署長已應允針對東山鄉垃圾掩埋場的排水,會不會滲進烏山頭水庫,請專家進行分析。

陳椒華說,從地質走向研判,該垃圾場的排放水,絕對是會流向烏山頭水庫,甚至滲入地下水,千萬年後汙染依舊存在,影響大台南地區民眾至鉅,豈能坐視。

她指出,陳情、訴願、控告,東山居民用盡了辦法,還是無法抵擋財團、惡勢力,甚至民意代表也不敢吭聲,如今,唯有仰賴廣大民意,向中央施壓,教育民眾,對抗「依法行政」的推托之詞。

指導論文_肉雞用乳酸菌飼料之研發(2006)

指導論文
論文標題
Study on the Production of Lactobacillus-Eeriched Feed for Broiler
(肉雞用乳酸菌飼料之研發)
研究生
Jo-Ching Chen (陳若菁)
指導教授
Jiau-hua Chen(陳椒華) Shao-Yi  Sheen (沈韶儀)
摘要
A total number of 177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were screened from the 631 colonies isolated from the feces of 1, 2, 4, 7 and 28 days old chickens by curdling reaction, Gram’s stain and catalyst test. Among them, 40 strains screened from the feces of the 1 and 2 days old chickens were identified as Enterococcus by 16S rDNA sequencing, while 6 strains screened from the feces of the 4, 7 and 28 days old chickens were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Lactobacillus reuteri and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The 6 Lactobacillus strains were then examined for their acid productivities, growth rates and resistant abilities to acid and bile salt. The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28DM-68 had the best acid productivity, and Lactobacillus johnsonii 4DM-45 performed well in resistance to acid (pH 2.0) and bile salt (0.3%). These two stains were mass cultured and freeze-dried to make probiotic feed additive for broiler chickens.
Keywords: Lactobacillus strains , 16S rDNA sequencing
連結

敬請捐款支持環保聯盟

地址:70172台南市東門路三段37巷75弄17號
電話:(06)3363763  傳真:(06)3363841
email:teputnbr@ms13.hinet.net
捐款劃撥帳號:30998876
戶名: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

台南區基督教大專服務中心於1987年成立環保小組,該環保小組積極關切台南縣仁德鄉奇美保利廠污染事件,並協助組織「仁德鄉環保協會」。1988年環保小組擴展組織成立「台南區大專學生環境保護協會」,此為環保聯盟台南分會前身。
台南分會成立於1990年,由劉益昌先生擔任第一、二屆會長,第三、四屆由楊澤泉教授接任,1993年8月正式向台南市政府申請立案,首屆理事長為唐文祥先生。1995年8月第一屆理監事任期屆滿,但由於協調繼任人選未果,致使會務延盪近兩年。1996年7月間,在反濱南運動的衝擊,及總會的關心與督促之下,決定成立工作小組,重組台南分會,繼續推動台南地區的環保運動。工作小組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在所有成員努力之下,不但找回大部分「失聯會員」,更開拓了許多新會員。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1996年8月31 日順利召開,復會後之第一、二屆理事長由蘇俊仁醫師接任,在1999年第二屆任期中因蘇醫師受張燦鍙市長延攬為台南市衛生局長,理事長一職經由理事重選,由陳椒華老師接任。

台南分會從早期關切台南縣仁德鄉奇美保利廠污染事件,亦關注二仁溪、鹽水溪等河川污染及調查,並呼籲重視運河整治、參與保留玉井行道芒果樹活動、機場噪音等行動,也舉辦全國大專環保營,環保運動工作者訓練營等,對環保工作種子的播種不遺餘力。自1996年復會後台南分會主要的工作重點將以市民環保教育,及地方環保事務的推動為主,並持續參與全國性的環保議題。

本會聯合理監事、義工隊及其他友好團體,針對非核家園、環保綠生活、廚餘回收、七股生態關懷、河川巡守、有機產業、環境教育等主題積極做推動,執行工作內容及成果簡列如下:
1. 河川關懷:舉辦二仁溪、鹽水溪污染之旅,帶領學生巡守河川,關心柴頭港溪整治工程。
2. 推動七股生態保育工作:舉辦七股生態解說培訓課程,與台南縣政府合辦黑皮盃路跑賽為七股黑面琵鷺生態保育季開鑼。
3. 關心事業廢棄物問題:關心台鹼戴奧辛、五氯酚、汞金屬等有毒廢棄物污染問題;搶救東山不可掩埋事業廢棄物,策劃拜會、陳情、抗議活動,舉辦東山柳丁義賣。
4. 環境教育:編輯台南環境雙月刊,結合各地環保團體舉辦「綠色能源」、「環保綠生活」校園三百場演講。
5. 非核家園:參加「核四公投」苦行,發起「公投廢核四」連署,街頭設攤發文宣,規劃抗議、遊行活動,協助串聯核一、核二、核三、核四及核廢料所在地之社區力量。
6. 廚餘回收:輔導台南縣鄉鎮市廚餘回收宣導及執行工作,結合勞委會、環保署之資源建構社區型或鄉鎮型廚餘回收再利用示範機制,要求政府增加廚餘回收經費。
7. 有機產業:執行勞委會職訓局多元廚餘再利用有機健康產業計畫,設立有機蔬菜共同採買班,要求政府加強有機認證及有機農業補助。
反對不永續建設:參加反對蘇花高及四大人工湖相關活動;針對飛灰熔融廠之興建舉辦多次公聽會、記者會及討論會,強烈要求政府應提出完整之後續經營管理規劃。

我們的宗旨

一.結合關心環境保護人士 ,推廣環境保護運動,維護自然生態,以回復人與自然之和諧關係.
二.培養愛台灣,愛鄉土之意識,以認同本土文化,俾使民眾共同為本地區之生態環境來觀心打拚.

用性命護環境的女人 —— 環保鐵娘子 陳椒華

用性命護環境的女人 —— 環保鐵娘子 陳椒華

        陳椒華,這個名字你或許陌生。但是,你一定知道要作廚餘回收,每天垃圾車來的時候趕緊倒掉,保持廚房衛生;也聽聞過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小至微波爐,大至大哥大基地台,能避免就盡量遠離。這些看來很生活化的事情,並不是憑空就出現的,背後的推動者,正是陳椒華。

         她是嘉南藥理科技大學食品科技系的老師,也是人人稱羨的醫師娘,以及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在這些身份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她同時是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會長,為了環境議題,這幾年不斷地在南北兩地奔波。在陳椒華身上,公、私領域的區辨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她早已打破這道隔閡,用女人的身份,敏銳而強悍地在關注這個世界;對陳椒華來說,環保既是生活,也是政治。

為環境奔走(西元2006)

 為環境奔走
陳椒華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七月下旬之凱米颱風延誤了台灣生態學會及靜宜生態系主辦的千里環境苦行行程,也使得筆者得以參加台南苦行段。七月三十日,結合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黃安調理事長以及東山鄉環境保護自救會成員,於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校門口,列隊迎接已苦行數縣市之環境苦行隊伍。迎面只見苦行者個個精神抖擻,從近八十歲老先生到國小學童,其中有多位全程參與,雖多人面容已曬黑,但卻表現出無比健康快樂神情與高昂意志,台南志工們亦高興入列。

千里環境苦行隊伍
     由嘉藥整隊出發之苦行隊伍由東山鄉環境保護自救會陳顯茂總幹事帶隊,多位自救會成員手拿「保護水資源」及「反對於烏山頭水庫邊設置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旗幟,多年來勢死反對家鄉淪為垃圾墳場,也串聯各界尋求奧援。自救會成員中也來了一位七十歲老阿嬤,老阿嬤表示她還可以走,也曾多次隨東山鄉親南征北討參加反掩埋場抗爭。見她一路隨著苦行隊伍行進,行走十多餘公里仍毫無倦容,自己心裡感佩之餘,亦更堅定協助東山鄉親反掩埋場決心。

     苦行隊伍行走速度非常快,自己邊走著也邊追憶著近日來所發生之各項環保運動情事。自今年六月二十六日以來,包括台灣生態學會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各自啟動了環島千里苦行及裸體行動搶救鹽寮福隆沙灘行動,分別以身體及苦行表達對環境關懷的訴求。而就在同時期,行政院也舉辦了國家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簡稱經續會),筆者與數位環保團體代表全程參加「產業組」分組會議,議題涵蓋環保、能源與產業。不過努力參與經續會以來,於七月二十八日,包括筆者共四位環保團體代表宣佈退出,發表了對「經續會」缺乏「永續願景」、環保團體「失望」而退出之聲明。

     對筆者而言,參加經續會之辛苦不下於參加環境苦行,尤其為防範不當政策伺機闖關,或是既得利益者為錯誤政策大力護航,面對錯綜複雜的情勢,時刻不敢鬆懈。參加經續會,體會出政府部門忽略「產業升級」之重要與必要,至於環保團體之永續主張也受到政府及開發業界之頑強抗拒。為免有愧於大地及對環境受害者之付託,環保團體代表幾經權衡,選擇在大會結束前退出,表達了對政府重經濟輕環境的遺憾。

退出之主要理由如下:

(因應氣候變遷及京都議定書生效,政府應明訂定比目前排放量較低的二氧化碳減量目標與基準:2020(2025)年回歸2005年排放基準,二氧化碳年排放基準不得超過276百萬公噸。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於九十八年應落日,應去除「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所有不當補貼,包括取消自動化、污染防治設備、資源貧瘠區等種種不當補貼,恢復市場自由競爭機制。

(經續會主辦單位至今不願公佈與會代表的推薦者或受推薦單位,令人不禁質疑此次會議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已使此次會議失去全民參與、集思廣益的目標與意義。

(環保團體於本次經續會議場外之眾多陳情團體中,被執法者不當刁難與被移送,環保團體代表退出經續會並表達嚴正抗議。


      於七月三十日苦行隊伍中,自己仍反覆思索著參加經續會的努力與挫敗,對於台灣土地及人民,環境永續為經濟與社會永續之前提,然而藉由環境苦行的深入體察,再對照政府開發單位、或參加經續會代表的政治及利益操作,在在顯現當今多數對台灣環境的漠視與無知。多年來自己像陀螺般為環境南北奔走,雖一己之力極有限,但結合有志之士必能發揮更深遠效果。感佩鐘丁茂老師帶領千里環境苦行者行走台灣千里投注在地議題環境關懷,更冀望苦行千里為一啟發與開始,更多台灣人民願意為台灣土地環境奔走。

向經續會提出「永續經濟」建言(西元2006)

本文刊載於20067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向經續會提出「永續經濟」建言

 陳椒華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筆者與數位環保團體代表獲推薦,參加今年台灣永續經濟發展會議(簡稱經續會),主要參加產業組與政府效能組分組討論。因應氣候變遷、京都議定書生效、環保及能源問題,提出制度面應改進建議,包括去除「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不當獎勵、落實「環評制度」、因應「京都議定書」規範,政府應訂定合宜之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與基準等。期待於落實環境保護下,台灣產業得以升級並朝永續經濟發展。

台灣產業應升級
台灣是個能源極度匱乏國家,進口能源約占98%,較之歐美日等國當今之經濟發展,其實質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多與耗能成長量脫鉤,已臻產業升級目標。當前台灣之產業發展是否已升級?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比較2002年、2003年兩年,日、韓、台灣三國之四大耗能產業(化學製造業、基本金屬工業、造紙及非金屬礦物製品產業)之耗能率(四大耗能產業耗能佔國內總耗能之比例),分別為24.92%25%36.7935.46%43.72%44.30%。與日、韓相較,台灣的耗能產業之耗能率最高,不僅為日本二倍,而且有再增加趨勢,顯見台灣仍未朝「產業升級」發展。


核四追加預算違法(西元2006)

核四追加預算違法
                                           陳椒華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2006/5/13

經濟部於九十三年及九十五年共核定兩次核四追加預算,分別為190億及543億,由於所核定追加預算部份曾經被監察院三次糾正違法(未做環評),故目前正於立法院審查中之台電194億預算為含190億之擴大機組追加預算,未補做環評之前行政院應撤回,否則行政院及立法院皆違法。

根據八十年十二月有條件通過之核四可行性研究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核四機組容量為一百萬千瓦。然而台電於八十五年決標時,核四機組卻擴大為一百三十五萬千瓦,擴增機組容量達百分之三十五。核四擴大機組未做環評曾於八十四年及八十八年共被監察院糾正三次,包括經濟部、法務部、原能會、行政院主計處、法務部政風司、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台電及環保署等單位都被糾正,糾正原因為擴大機組超過百分之三十五,未重做環評。

核四機組一百三十五萬千瓦除未做環評至今也無任何環境主管機關審查核可。核四擴大機組違反環評法施行細則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計畫產能 擴增超過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五),擴增產能未重做環評,也未經審查核可。為維護環評制度及保護環境,核四擴大機組應重做環評,未重做環評前不得追加任何相關預算,否則涉嫌違法圖利。而環評主管機關針對核四擴大機組部份,應要求開發單位(台電)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原子能委員會)補做環評,否則環保團體將於近日提出行政訴訟及假扣押。

談女性環保社運參與

關心台灣母親系列文章()
談女性環保社運參與
陳椒華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
入門出發
相信母親們多願意為孩子任勞任怨付出。十多年前,為孩子爭取良善生活環境,自己選擇社會服務出發,撥出原本要進修博士學位而未成行之時間,代以參加公益活動。非常偶然地,第一次就參加核四公投促進會志工培訓,自此踏入環保社運界。由陌生入門到至今未停歇,認真程度好似進修學位般。參加核四公投非武力抗爭歷練給了我許多啟發,至今之各種學習也讓我成長許多,放廣視野,更學習許多環保推動經驗。而三年前,值老大、老二正考大學、高中時,我與先生於十幾個週末假期參加核四公投第三次千里苦行,共走了十三縣市、路程超過三百公里,此次參與也更堅定了自己環保與反核決心,更選擇競選環盟會長以推動環保工作。

認同與困難
身為職業婦女,基本柴米油鹽家事、接送孩子上學雜事以及職場工作外,剩餘空閒已不多。故女性(母親)參與環保社運者必然要對其有高度認同感,才有辦法投入或願意犧牲奉獻。自己是湊巧加偶然才踏入環保社運,多年來因活動加學習,才得以漸漸認同環保意義,也才持續參與。至於參與的困難非常多,尤其自己主要參與的團體,如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及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都是環保社運團體,其活動中有許多需與開發單位衝撞爭辯,需進行專業論辯,困難度相對更高,就更需要培養與建立認同感。參與困難除推動環保事件本身外,也包括將影響家庭生活(沒空做家事、陪家人等),也面對未能善盡母親、家庭主婦及職業婦女職務之壓力等。至於身為團體負責人的困難就更多了,包括籌措組織經費及活動計畫執行等種種壓力。

使命
自己參與環保社運十多年來,由投入,得有機會助人救環境,從參與廚餘回收、東山反掩埋場案、推動電磁波防護立法、反核及反污染開發後,印證有努力後就有機會成功。然而,至今一些違反永續原則開發(核四、八輕、煉鋼廠等)仍持續進行規劃中,環保運動仍待繼續加油打拚。

然而,如果只有少數人支持參與之環保工作,相信其影響或成功機會必不高。值一年一度母親節,邀約天下母親關心環境議題,人人多盡心力,呵護家人親友外,也不忘共同保護我們生活立足的「母親台灣」。

高壓變電所應遠離住宅區(西元2006)

第233期《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 
高壓變電所應遠離住宅區
陳椒華  台灣環保聯盟理事長
       4月4日新店市大豐變電所發生爆炸,非常不幸地,爆炸現場有7位工作人員全部灼傷,其中1名承包商更是全身灼傷面積高達85%以上,有生命危險。由於該變電所位於人口稠密住宅區內,而因爆炸威力過於強大(居民陳述如原子彈爆炸般),已造成附近住戶恐慌,並要求台電遷移。

       大豐變電所電力總容量高達12萬千瓦,是將16萬1千伏特高壓電,轉換成2萬3千伏特,再輸送至附近2萬多用戶各項用電需求使用。檢討高壓變電所及高壓電纜線是否適合設置於人口稠密區?是否危害大眾居住安全?台灣地狹人稠,尤其都會區多處高壓變電所、變電箱緊鄰民宅,除爆炸波及鄰近住宅風險外,電磁波暴露污染、噪音與致癌風險也是設置評估及風險考量因素。

       為免不當災害發生,除公安危險外,檢討高壓變電所、高壓電纜設置規範也是大眾關心重點。